如何推动金属和矿业供应链中更高效的尽职调查实践的未来发展?

作者:Freya Pratt, ESG and Sustainability Consultant, Laura Dombi, Supply Chain Due Diligence Specialist and Principal Consultant, Deepthi Sugumar, Traceability Expert, Senior Consultant

当前,金属与矿业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链正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审查。修订后的行业标准 - 如2022年5月通过的《铝业管理倡议(ASI)绩效标准V3》 - 要求认证企业必须根据经合组织 OECD Guidance,对受冲突影响及高风险区域(CAHRA)影响的供应链实施适当的尽职调查。该指南的核心在于"基于风险的尽职调查",这是一个持续、主动且能及时响应的过程,企业通过该流程可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制定和实施应对已识别风险的策略。

在近期于巴黎举行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经合组织(OECD)审计师峰会上 LME-OECD Auditor Summit in Paris,通过与同行及客户的深入交流,我们发现利益相关方和监管机构正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施压,要求企业对其产品的制造方式、产地及生产者承担责任。新兴的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金属与矿业企业比以往更深入地审视其供应链。作为独立评估机构,DNV持续为突破供应链透明度瓶颈提供专业见解,并协助企业建立可靠的尽职调查战略和治理方法。

根据峰会讨论,当前尽职调查面临的主要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三大领域:

1. 供应商关系碎片化导致的可见性缺失
该行业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原材料供应商(如废金属与矿产供应商)数据匮乏。由于贸易商常因资源不足、专业能力欠缺、无合同约束或声誉风险等原因拒绝披露ESG信息,供应链透明度普遍受限。目前能追溯至二级以上供应商的企业凤毛麟角,且数据支离破碎,致使多数企业无法完整识别或管控其金属矿产价值链。
核心概念辨析

  • 透明度指可信、可验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即"可见性")

  • 可追溯性则是通过追踪全链条并收集证据来实现透明化的过程

2. 数字化能力不足
其次,行业缺乏负责任的采购材料共享数据库。当前各企业均通过风险画像和数据收集重复开展尽职调查,尽管终端用户原料往往源自相同矿场,却需各自为政地进行审计,导致资源浪费与"审计疲劳"。虽然完善的政策流程对风险管控至关重要,但通过数字化建立ESG信息共享生态将大幅提升效率。

3. 何为最佳实践?
最后,企业普遍困惑于如何界定优质的尽职调查。尽管经合组织《冲突地区矿产负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等标准提供了详细框架,但企业仍对责任边界与行业最佳实践认知模糊。多数企业具备完善的风险识别流程,但在管理已识别的"红旗"风险时,其应对措施往往缺乏系统性与深度。我们发现被审计方对途经冲突区域的铝土矿、氧化铝等材料的尽责要求理解存在显著差异,采取的整改措施也参差不齐。

我们将通过《供应链洞察系列报告》持续分享金属行业实践及LME-OECD峰会洞见。如需了解更多,请联系DNV英国可持续发展专家组:sustainability.uk@dnv.com

Find your DNV office

下载报告

我们的精益和绿色行业报告提供了宝贵的见解,说明如何在不妥协的情况下同样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成本效率。